郑艳红,Richard D. Pancost,刘晓东,王章章,B.D.A. Naafs,解晓勋,刘钊,于学峰,杨欢
通过我国东北地区哈尼泥炭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膜类脂物分布特征与组成,定量重建了东北地区16ky以来的年均温度变化序列。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期间东北地区温度变化幅度可达约10°C以上,远大于日本海沿岸Suigetsu湖泊末次冰消期冰阶与间冰阶之间的温差,也大于黄土高原邙山、塬堡和蓝田黄土以及南方大九湖末次冰消期的变暖程度。同时发现,与中低纬度海洋和其它亚洲季风区相比,在哈尼地区重建的约10°C的温差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温度变化差异较为相似。
更有意义的是,北大西洋千年尺度的变化事件在东北地区较为显著,但在黄土高原记录中并不明显。虽然其它地区也记录了这些变化,但这一效应在哈尼地区被放大。研究者将哈尼地区这一大的、突然的温度变化主要归因于北大西洋冷空气的传输所致。由于北大西洋海冰的扩张和其经向翻转流的减弱使得高纬地区变冷,因而通过冷空气的平流作用而降低了东亚地区的温度。与此同时,欧亚大陆高纬地区的极度寒冷增加了高低纬度的经向热力梯度,从而增强了中纬度西风环流和东亚冬季风。增强的西风环流与东亚冬季风携带更多的冷空气到亚洲特别是东北地区,从而导致与同纬度相比东北地区较冷。据此,提出北大西洋气候对我国东北地区较其他亚洲季风区影响显著。该成果对未来突然气候变化预测可提供理论指导与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ueditor/php/upload/file/20180305/1520233320436341.pdf